生物课老师拿自己当实验教具: 课堂上的勇敢实验?

分类:攻略 日期:

生物课上,李老师演示植物光合作用实验时,动作格外娴熟,手法精准。他将自己作为实验对象,将一支鲜艳欲滴的玫瑰花茎插进自己手臂的静脉血管。

课堂上,原本热闹的讨论渐渐安静下来,所有学生的目光都聚焦在李老师身上。他面带微笑,平静地向同学们解释实验原理:“今天我们将观察植物光合作用如何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养分,并输送到人体内。我将扮演植物,我的手臂将模拟植物的输导组织。实验过程中,我将通过生理指标的变化,来显示植物体内光合作用的效率。”

实验步骤清晰明了。李老师首先将玫瑰花茎的底部浸入装有碳酸氢钠溶液的培养皿中,确保充分吸收二氧化碳。接着,他打开明亮的实验灯,调整光照强度,并开始计时。

生物课老师拿自己当实验教具:  课堂上的勇敢实验?

观察室里,李老师的脸色如常,但汗珠却悄然滑落。实验数据显示,他的手臂静脉血管中,氧气的含量明显增加,血液也呈现出正常的鲜红色,身体各项指标也维持正常。李老师通过生理指标,清晰地向大家展示了光合作用的效率和植物运输养分的方式。

“在光合作用过程中,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,并释放氧气,这个过程需要叶绿体和酶的参与。”李老师平静地讲解道,他的声音沉稳而富有磁性,仿佛讲述着一个波澜壮阔的故事。

实验进行到尾声,李老师的脸色开始微微发红,他用专业术语向同学们解释实验中出现的小意外。“这是因为光照强度过高,导致我的身体温度有所升高。这就像植物在强光下,可能会出现水分散失过快的情况。而人体也可以模拟植物的生理反应。”

实验结束后,李老师详细地分析了实验结果,并与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点紧密联系,使同学们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更深入的理解。

“这堂课上的实验让我受益匪浅。李老师的实验设计非常巧妙,让我们在实践中学习到了知识的精髓。”一位同学赞叹道。

其他同学也纷纷表示,这次实验让他们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李老师的这种教学方式,不仅生动有趣,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,令人印象深刻。

然而,在实验结束后,李老师的手臂上出现了一点轻微的红肿。虽然很轻微,但同学们都为李老师的勇敢和奉献精神所感动。这是值得纪念的一堂课,它不仅教会了知识,更传递了科学精神。在课堂上,李老师用自己的身体,为学生们呈现了生动而精彩的实验课,让人们意识到科学的魅力在于探索和实践。